j9直营网“黑”科技!全国复合调味品行业首个智慧工厂在蓉投用

发布时间 : 2023-11-29  浏览次数 :

  j9直营网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6日电 (杜成 吴娟)机器人自动来配火锅底料,智能仓储系统让产品储存、运输轻松自如……25日下午,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筹备、规划和建设,国内复合调味品行业首个智慧工厂——上市公司天味食品(603317.SH)首个智慧工厂在成都郫都区川菜产业园正式投产。

  在当下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之下,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,复合调味品因其操作简单、美味易用等特征,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,行业由此迎来了一轮快速发展。

  相关数据显示,国内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432亿元,增至2020年的1440亿元,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。

  随着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的扩大,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,竞争日趋激烈,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,比如产品品质参差不齐、产品风味多变、订单不能按时交付等,一颗“土坑酸菜”更是让食品安全瞬间成为全社会的焦点。

  回归复调行业本质,涉及原材料种类众多、运输及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缺失、复杂的工艺流程等,依靠传统的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行业乱象,而基于生产端的智能化布局或将有助于企业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通过“智”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,大浪淘沙,从而引领行业的新一轮变革。

  “此次智慧工厂的投用,的确是复合调味品行业的一次破冰与转型j9直营网,也是行业制造、管理领域的一次大胆转型,越来越追求精细化!”天味食品董事、副总裁于志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。

  据悉,该智慧工厂位于天味食品郫都生产基地,占地约30亩,总投资数亿元。天味食品另一个智慧工厂正在双流生产基地紧锣密鼓地建设j9直营网,也将于今年内投用。

  “整个智慧工厂采用MES智能化操作系统,数字化手段指挥调度配料、运输、炒制、包装、清洗、入库全流程,全面提升了智能制造水平。”据于志勇介绍,目前智慧工厂车间拥有多项行业第一或首创:业内首次应用成套机器人完成自动配料、运输、投料;业内首次大规模应用反应釜自动炒料;业内首次应用集成CIP自动清洗系统;业内首家应用智能仓储系统;业内领先规模化应用物料风送系统。

  在参观智慧工厂时,偌大一个车间鲜见工人,整个生产均由机器人完成:在炒制之前,由智能配料站和机器人,按工艺配方要求自动完成配料工序,放置专用配料放置区;配料后物料由AGV小车按需求运输到目标地;然后,机器人按反应釜投料需求自动完成物料投送与控制,接着反应釜自动炒料……

  “全程标准化自动化配料、投料和炒料,杜绝人工风险和出错,产品风味更纯正,更卫生安全,品质从而也更稳定。”于志勇说,公司为行业内首家大规模应用反应釜炒制,可实现精准控温,低温均匀慢熬,使得产品风味进一步提升。

  生产过程智能化后,该智慧工厂的包装、清洗也全部实现智能化。据了解,整个产线率先在行业内采用了多项黑科技:多料包全自动高速线D视觉蜘蛛手理排包、内外包机U给袋、外包机夹包检测技术等。应用了23套机械手、31套AGV小车、64套蜘蛛手,还配置了机器视觉辅助设备——行业第一家应用3D视觉定位辅助机械手投料。而全自动CIP清洗系统也首次在复调行业内试水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天味食品还是复调行业首家使用智能仓储的企业。在智慧工厂出库站台可以看到,自动堆码好的货品整箱整箱通过传送带出库,然后自动落于货架-托盘上,再被送至货车上并码垛整齐,全程实现零人工操作,现场科技感十足、井井有条。

  据透露,该智慧工厂投产之后,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,单线倍、单件制造成本下降近40%,而车间人员可减少80%,即仅仅需要原来1/5人员上岗。

  于志勇对此解释说,智慧工厂并不是无人工厂,工作人员大幅减少,但对人员的整体技术、管理等素养越来越高,“今后工厂没有直接干体力活的了,他们主要干协调、巡查、检查等工作!”

  于志勇表示,对于做食品,消费者很关心制造生产的全过程,打造一个让广大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都真正放心的生产环境,是天味食品一直苛刻追求的,“未来食品生产肯定会越来越精细化,智慧工厂将对公司整体提升交付能力提供全方位支撑。”

  谈及复合调味品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,于志勇说,美食既然不可辜负,那调味品肯定就是刚需,加上如今消费年轻化、个性化愈加明显,因此国内外市场空间肯定会很大,很看好这个行业!(完)

 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:本网或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新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来源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j9直营网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:XXX(非本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联系方式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

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
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 法律顾问: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。